古中华传统,事死如事生。推崇“厚葬为德,薄终为鄙”,厚葬成为展现社会地位和财富的一种象征。
周靖琪当然同意,感激的看了看林毅,心里充满爱意。
村里原来有周氏祠堂,但因周家来此世代平庸、没有势力,祠堂很简陋。
林毅借周靖琪之口,提出将周家住址改为周氏祠堂。这样,无形中就将周氏重心转到了周长贵一家,提高了周长贵的地位。
当然,祖先们的牌位还是要搬过来的。
族老们一直战战兢兢,此时,断不敢提出异议。何况,这是好事,并无什么不妥。
“此事,就交由周村正操劳,所需开销由某支付。”林毅见没有异议,对村正说道。
“林院正放心,本县定当安排妥当。本县还有一个不请之请,是否请林院正写一篇祭文。”郑勇见状,未等村正说话,便抢先答道。这种拍马屁的机会,当然要表现积极一点。
郑勇的马屁,到叫林毅有些为难了。现在兴的是文言文,林毅实在不在行,自己是学工的,本来文才就不好。
见林毅一直没有发难,态度也很随和,村正此时也赶紧壮胆附和道:“就是就是,请林院正写祭文最合适。”
祭文确实是应该由亲朋好友写,以目前的情况,也只能由周靖琪出面写。
看来是推辞不过了。
于是,林毅就以周靖琪的口气写了一篇古不古、现代不现代的祭文。
普天之下,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生离死别。吾最敬爱之爹娘及兄长去矣,尽管吾有多么的不舍,爹娘及兄长还是静静的离开了。离开了至亲至爱的亲人、离开了苦苦经营的温馨之家、离开了雅致和谐的那一方庭院。
夫世间万物之理,无阳光,何以得温暖;无雨露,何以生五谷;无清泉,何以育生命;无爹娘,何以有小女。
小女靖琪,自呱呱坠地、至蹒跚学步、至咿呀学语,至逐茁壮成长。
用甘甜乳汁,哺育儿成长者,爹娘也;执子之手,迈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