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时代。五门堰有堰口、堰坝、堰渠三部分组成。堰口先是土筑,遇大水崩溃,到元代至元年间(1335年-1340年),城固县令蒲庸将堰口改为石砌,渠底开到五洞,东二西三,形似五门,可以启闭,故名“五门堰”。
林毅等人分别走访了汉江南北的平原地区,最让林毅吃惊的是,听说居然有一座樊哙墓。
传说有很多,其中较普遍的为:樊哙是行军途经汉中,病逝。军士皆畏其武、敬其德、感其恩,遂人手一抔土将其葬之,堆土成丘,成现在的樊哙墓。
樊哙是汉高祖刘邦的一员大将,又是刘邦老婆吕雉娘家的妹夫,和刘邦是“连襟兄弟。”他勇略过人,为刘邦屡立大功,如人们熟知的“鸿门宴樊哙救驾”。当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用范增计,在关中临潼鸿门设宴,想杀刘邦。樊哙在辕门外听说事急,便带剑拥盾入军门,披帷西向,怒责项羽,项羽折服,刘邦免难。
后来,刘邦当了皇帝,把樊哙封为“舞阳侯”。樊哙死后,墓葬何处,史籍记载,约有三处。其中城固县的樊哙墓最不靠谱。
城固樊哙墓在今陕西省汉中地区城固县北5公里的五郎乡黄家村,紧傍城(固)小(河口)公路东侧,墓在平地垒起,高约20米,周围面积为10。6亩,上面树木茂密。墓西竖一石碑、上刻隶书“汉舞阳侯樊将军墓”,系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沉题刻的。
城固樊哙墓,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载:“胥水经樊哙台南,台高五六丈,上容百许人”;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83载:“樊哙台:在城固县北五里,上容百余人。《旧经》云‘樊哙所筑也’”。
考樊哙一生,只于公元前206年随刘邦来过汉中,仅呆几个月,便又随刘邦北上,再未到过汉中,其坟墓不可能在汉中城固县。估计是后人把樊哙台讹为“樊哙墓”,也表现了当地人民对樊哙及汉军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