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
五代时,温韬为后梁耀州节度使期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之所藏金宝。……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唐末农民起义,黄巢声势浩大。因缺少军资,他动用40万将士盗挖乾陵,直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也没有找到墓道口,后因官军追剿,黄巢才不得不悻悻撤兵。至今在梁山主峰西侧仍有一条深沟被称为“黄巢沟”。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盗掘古墓成风。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幌子,率部下驻扎乾陵,用真枪真炮演习的办法掩护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士兵们用炸药炸了许多处地方,却没能找到墓道口。后来,当士兵们盲目挖掘时,忽然雷雨大作,数日不歇,军中一时传言四起,称武则天显灵了云云……盗掘不成,孙连仲匆匆率部离开了乾陵。
古往今来,多少歹人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找不到的乾陵地宫墓道口。
传说毕竟是传说,《兰亭序》原迹是不是在乾陵中,仍是个迷。只有等到乾陵挖掘之时,才能水落石出。
李世民痛快的提写了“大唐科学院”五个大字。
外行看热闹,林毅不懂书法,只是看起来确实像王羲之的字,至于内涵,却一点也看不出来。
字好不好,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李世民的亲笔。
匾牌很快便做好了,真迹被收藏在了科学院。
贞观十三年四月十八,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李世民亲帅三省六部官员同贺“大唐科学院”揭牌。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李世民亲自拉动绳索,揭开了盖在匾牌上面的红稠布。。。。。。
“大唐科学院”五个金字渐渐露出了真面目。
事先,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个匾牌是李世民亲提的。此时,不由得惊讶,再一次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