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如愿以偿的从算学馆招来了十一个人,对这十一个人,林毅相当满意。
这十一人,最大的十九岁,名叫王伟、字子合,在算学馆最先算出答案的便是他。最小的十六岁,都是商人之家。
此时虽然允许庶民进国子监,但那是理论上的,真正的普通百姓家还在为温饱努力,那有精力和机会进国子监。官宦子弟大多瞧不起算学,不愿来。所以,算学馆中大都是商人之家。
王子合家属于太原王氏,但不是王氏嫡系,而是旁系,在王氏中地位不高。不过,从王子合的爷爷开始经商,目前生意做的还不错,算是个中等商户。
王子合在家排老三,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正是因为家里经商,和数字打交道多,王子合从小便对数字很敏感。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子合见到了《九章算术》,顿时便迷上了。
王子合同样接受的是传统教育,由于对算术着迷,儒学成绩不算好。在族学读书到十七岁,如愿进了国子监算学馆。
林毅在算学馆的讲演,让王子合非常震惊,恍如在沙漠中突然见到了绿洲一样。多年来苦苦的追求,却仍是一片迷茫;那一刻,王子合似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方向。于是,便毫不犹豫的报名来科学院。
同样,对于那天第一个算出结果的人,林毅当然也不会放过。
科学院没有建学舍,几个人住一个小院,比后世四个人住一间宿舍的大学生条件好多了。不过,林毅有一个要求:不许带书童,洗衣服、打扫卫生要自己做。
理由很简单---现在不是学生了,相当于参加工作了。
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动手能力,做科学研究不动手是不行的。
这一简单要求,实现起来却有些难度。这些都是富家子弟,从小根本没做过这种事,打扫卫生还好,洗衣服确实难为他们了。不得已,林毅给了一个月缓冲时间,一个月后必须遣返书童回去。
这十一人加上前面招来的三人都需要培训,林毅不想花费太多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