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能活动的范围实在太小了。
不像后世,都在紧张的上学或工作。上学和工作本身确实很辛苦,既劳心、又劳力;不过,却也过得很充实。人是群居动物,需要交流、需要社交,这样可以减少很多心理负担,促进宣泄,使人有信心。
明天应该比较凉爽,林毅打算陪周靖琪等人出去逛逛,散散心。
听说出去逛,大伙当然很开心。
“想去哪里玩?”林毅问周靖琪。
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林毅陪着。周靖琪歪着头想了想:“去寺庙许个愿意吧!”
唐代接着隋代之后,很重视对于佛教的整顿和利用。高祖武德二年(619),就在京师聚集高僧,立十大德,管理一般僧尼。
太宗即位之后,重兴译经的事业,使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主持,又度僧三千人,并在旧战场各地建造寺院,一共七所,这样促进了当时佛教的开展。
佛教在唐代也有新的发展。由于南北朝以来新的佛经不断传入和对教义的不同解释,所以在唐代逐渐形成了许多佛教宗派。
各派虽有差异,但基本精神却是相同的。它们都提倡灵魂不灭、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等迷信说教,引导人们逆来顺受,安心现状。所以,它们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在诸派别中,以智能为代表的天台宗、以玄奘为代表的法相宗、以法藏为代表的华严宗和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的影响较大。
唐朝时儒道佛三家鼎力,原则上是儒学为正统,但并不是独尊。总的来讲,佛道虽然有很多的冲突,但是具有很强的融合趋势。儒道佛的融合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三家的学说都是治理天下、安抚民众所需要的;其次是人在不同的时候分别需要儒家的入世进取、道家的进退自如甚至佛教的逃避放弃,仅有一两种精神是不够不完整的;再次是三家在哲学思辨的方式上具有互补性,儒家重视具体的行为规范和原则,注重实用,哲学思辨不够深入;道教和佛教对现实持超脱或遗弃态度,游离现实。三者之间的融合实际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