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立本很意外,林毅怎么知道铅笔用于绘画。
阎立本是无意中看到了林毅办的学校中的孩子们用铅笔画的线条画,虽然画很粗糙,甚至谈不上画,但阎立本却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哪里、哪里,某一巧不通,呵呵。”林毅确实不懂绘画,虽然赶上了全民培优的年代,但林毅家是农村的,没条件培优。
不过,没吃过猪肉,却见过猪跑。素描这种绘画方式在后世随处可见,是美术培训中的基础训练课。
素描来自西方,隶属于欧洲绘画。直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才发现了其独特的表现魅力。在这一时期,意大利画家马萨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发明并运用了透视学、解剖学和构图学原理,为素描表现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逐步完善了素描。从此,素描便作为一种近乎完美的绘画形式在欧洲画坛独树一帜。
而中国绘画的基础是白描,它讲求线条的趣味性,重于意象造型,较少受光线、时间等变化因素的影响。
中国绘画中的线条,不仅借鉴和吸取了书法艺术的笔法技巧,在艺术表现上更是立足于物象的神韵与意趣的表达。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表现技法里,线条仍然是中国绘画中最常见、最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段。
相比之下,西方绘画则更注重于具象与写实。素描是西洋绘画的基础。借助于特定的对象、环境、光影作画是素描写生的基本要求。因此,素描更多地受到了客观对象、光线、时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线条则往往被视为构建形体的手段,并不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铅笔加橡皮就能创造出惟妙惟肖的画来,这让林毅曾经非常羡慕。
见阎立本还在发愣,林毅接着说:“不过,铅笔确实可以用于绘画,有一种画法叫素描。。。。。。”
“素描?。。。”对于这个新词,阎立本显然跟不上节奏,有点茫然。
“哦,就是用铅笔画。。。带明暗。。。带透视。。。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