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在庵中吃随身带来的干粮当中饭,等风雨小一些再走不迟。
四人于是走到那个小庵中。陈大富和徐小七不识字,自然不认识庵的门楣上写的是什么。陈大富便问邵元节这叫做什么庵?
邵元节的父亲从前是乡塾先生,但邵元节五岁时就没有了双亲,舅舅念他父亲是个读书人,不忍心让他成为睁眼瞎子,所以供他读了两年乡塾,算是受过启蒙教育。邵元节闲时爱读父亲遗留下来的一些通俗易懂的闲书,所以识字比巫女杜娟还多一些,而且对历史知识也略知一二。
邵元节抬眼看着观门前匾额上题着三个字“黄梁观”,才知原来是一个道观。便对陈大富和徐小七说这不是一个尼庵,而是一个道观。
山门嵌着一些表现道教故事的堆画,过厅左侧是灵官殿,右侧是丘祖殿,中间大殿供奉吕祖,殿门两根黑色木柱上有楹联。
邵元节读着楹联给众人听:“上界本自清虚,看仙人下救群生,跨来白鹤;中原各争雄气,愿先生都付一枕,睡熟黄梁。”其文浅近,杜娟等三人都听懂了。
众人见这道观虽小,但布局紧凑,朴素简练,背靠小山,门前又是梯形水田,清新和谐,纯朴自然。
原来这是一座全真龙门泒的道观,所以才有全真龙门泒的开山祖师丘处机的塑像。
杜娟虽是一个巫女,但也听说过丘处机的大名。须知巫道渊源甚深,道教的许多法术都是从巫术演变而来的,只是晋唐之际,由于文人或道家的参与和整理,并大量吸收佛经理论,道教开始呈现理论化,从而获得上层统治者的接受,而各种巫教却仍然只能在民间潜流不息。
巫教为了自身的生存,也开始向道教靠拢,将道教的太上老君、张天师、三清、三元、三宫等等道教神仙也搬进巫坛,努力想让世人认为巫教同样也是属于道教。
杜娟知道邵元节对历史知识感兴趣,她难得卖弄一回知识,于是指着丘处机的塑像,向邵元节介绍起丘祖来。
徐小七因为姐姐徐小六做了女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