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腊月,大家都准备过年了。写对子,饱学之人也有自己裁纸磨墨写一写,但大多数人家要出来买对子,求的是那一纸精神抖擞的字。张书生的生意很火爆,像楼市一样。
有身份的人不会亲自来,一般百姓也买的少,所以排队买对子的多数是大户人家的奴才。他们七嘴八舌的自夸在主子身边如何得势,如何霸道。张书生一脸不悦的道:“闭嘴!”真正得势的会冒着严寒来排队买对子吗?
奴才们也怕把事情办砸了,所以都不出声了。
这时一个乞丐站到了张书生的背后,看着他写字。张书生猛的回头,问道:“作甚!”乞丐笑道:“没事,随便瞧瞧。”有个奴才嘲笑道:“瞧什么瞧,你认识字吗?”张书生道:“请这边!”乞丐走到了他的侧面,奴才们也不奇怪,因为张书生的脾气本来就很怪。
张书生写的飞快,他刚写完一幅字,瞥见乞丐在摇头。张书生不知自己哪里让他摇头,却静下心来再写。张书生时不时的看乞丐,只见乞丐一直在摇头,书生肚子里憋了气,把笔往案子上一拍,问道:“你为什么一直摇头,我哪里不对了?”有个奴才喝道:“一个要饭的懂什么,别和他计较”乞丐抓起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张书生只看了一眼,就感觉自己写的字又丑又硬,像是一个孩童写的字帖。这些个奴才虽然嘴巴臭,但眼睛亮、见识广,看得出这乞丐有两把刷子。
张书生有些不服气,道:“我的手冻僵了。”围观群众越来越多,张书生更丢不起这个面子。乞丐笑道:“这里有你的得意之作,拿出来瞧瞧吧!”有人起哄道:“这个叫花子不识相,让他见识一下!”张书生从书箱里拿出一幅字,写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字写的刚柔并济,这幅字是他写过几千幅中最好的,所以留下来了。
乞丐道:“我借你的纸笔一用。”他将纸铺开,笔吸饱了墨,手腕一带,几点墨已经甩在了纸上,有人开始摇头了。乞丐的笔落下,一支笔开始在纸上驰骋,一个个字,像起舞的女子,像横卧的磐石,像离乡的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