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翻看着,没想到这本被我忽略的旧书却给我带来十分有用的信息,而且这信息量着实有点儿大。
酆都,阴曹地府的都城所在,也是地府中唯一可以让鬼魂安居乐业的地方,它分为前酆都和后酆都,前酆都基本是居民区、贸易区,还有酆都城隍庙,而后酆都则囊括了阎罗十殿、地藏道场等。我再打开《酆都政区分布图》,这其实更像是一张民用地图,除了标出后酆都的位置外,其他地理信息都是前酆都的。
前酆都的道路规划很简单,以黄泉路的南北延伸大道作为中轴线,中轴线上又有三条笔直的东西路,这样就把前酆都划分为了八个行政区:花市、鬼阳、夳邟、炓城、小壵镇、安回、里台、城隍。我现在的位置,算是在鬼阳县的最南端。
《酆都县志》里说,前酆都的每一个行政区都有商业区和居民区,而且分别设有城隍庙负责辖区执法,而在最西北边的城隍区则是前酆都的总执法机构,里面是地府的兵力所在。在居民区里,有公寓区和别墅区之分,说白了,就是地府里的穷人区和富人区。有钱的人家,买得起坟地,进酆都后便会拥有自己独享的一套别墅,而普通老百姓,死后的骨灰存在骨灰堂的,死后就只能住进酆都里这些高耸入天的公寓里。当然,还有一种情况——烈士陵园,但凡在阳世立功牺牲的烈士,死后都会住进对应单位编号的小区。
无论是穷人、富人,还是烈士,都有权选择长住酆都,不过一旦决定去投胎,那么他所居住过得房间或者别墅就会消失。
《酆都县志》里记载了很多千万年来地府里发生过的奇闻趣事,有可能很多人不理解,说人类出现文明才多少年?怎么酆都发展了成千上万年了呢?这里再说明一下,阳间、地府与地狱之间的时间换算并不是对等的,地府比阳间的时间要慢得多。
这本《酆都县志》就好像一本地府的宣传手册,里面大多提到的是酆都里的居民怎么安居乐业,怎么其乐融融,地府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什么样的重大改革,包括交通的发展,通讯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