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沮授他们兼任亦可!”
“主公,既然如今有人可用,何故又这般拼凑而影响朝廷的效率呢?”诸葛亮或许担心王旭越听越误会,不等其接话已是急声接道:“太尉一职,初为掌兵而不领兵,可自几大将军府设立后,太尉府权限越加削弱,变成类似监军和参军的职务,平日里负责监察诸军事务,将军府的各项举措任命则需报至太尉府备案,太尉府若不认同,也需上交臣相府核定。至于战时,太尉府则有责任派遣谋士协助将军出征,出谋划策!”
“如此位置,可以说太尉的职责已经与过去大不相同,权限更是大幅度削弱,郭太尉再居此位已经不是特别合适,反被琐事牵制了他更多的精力和才能,主公以为此事然否?”
“这……”王旭还没有真正去深想过这个问题,此时听诸葛亮说出来,这才发现郭嘉做这个太尉,还真是随着职务权限的调整,有着暗降之嫌,颇为不妥。
诸葛亮见状,立刻再度接口:“主公,其实郭太尉个性洒脱,并不喜处理琐事,其才长于出谋划策,定国安邦,不若今后就卸去太尉一职,只任右尚书令,专注执掌尚书台,主军事,如此与庞士元一文一武,岂非妙事?”
“且尚书台如今乃主公麾下最高军政决策地,但凡大事皆由此地商议审定,最终报之主公决断,不管是微臣这个臣相,还是三公九卿。亦或者三大将军府的正副将军。全部皆是尚书台一员。郭太尉执掌尚书台。岂非更能发挥其才,更好地发挥其优势?臣此番言语,尽皆为楚国着想,全无私心,还望主公明鉴!”
随着诸葛亮的话音,王旭也陷入深思!
诸葛亮的话其实不错,如今臣相府的权限是总掌军政,可地位却与三公九卿和将军府等同。事实上仍然是个执行机构,只是负责办事并且把事办好,可以将其理解为执行机构的最顶端,然后是将军府及三公九卿诸人。
至于真正的决策机构则是尚书台,尚书令虽然地位略次于丞相或三公九卿,但却掌管着尚书台事务,审查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