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匈奴左部句龙王吾斯、车纽等逃叛,杀死了朔方长史。随后,南匈奴又引乌梅、羌胡南下,从此朔方郡及所属县城几乎都沦为废墟,被迫废弃。其从设置到废弃,共经历了约二百六十余年。此地草原肥沃,只不过后世几千年间由于过度使用,导致沙漠化严重,最终有大片地区沦为沙漠,再也看不到往昔那青绿的草原和山川。
朔方郡如今就紧挨着拓跋鲜卑霸权所在的草原,周智在草原上发展壮大后,借用拓跋鲜卑的大力支持,迅速将朔方聚集的南匈奴和羌、胡各族小部落兼并,并且将自己的刺刃部迁般到了朔方西部一带的草原上,为的当然是夺回朔方郡,同时也方便出兵凉州和并州。
曹仁和司马懿本来率领十万将士驻扎在上郡,扼守着并州西边的门户,防备西征的楚国突然袭击。
按理说这样的部署下,楚国是很难有机会的,十万曹军据险以守,足以拦住楚国大军很长时间,那时魏国可以从容部署。可现在这一切都被贾逵所打破,魏国做梦都没想到这支鲜卑军队是怎么会突然南下的。即便鲜卑族偶有南下抢掠的时候,可也不会敢像这支军队那般,一路南下腹地,与求死一般。
当然,如果他们知道这支军队的主人是谁,并且有什么样的目的后,那恐怕就不会再奇怪了。
司马懿反应其实也很快,尽管不知道这支鲜卑确切的目的,但却意识到必是冲着曹军来的。果断做出部署。意欲将其围歼。可没想到部署还没能完成,高顺率领的楚国大军又已经东进上郡。
曹仁当时认为鲜卑将士深入汉土,不足为惧,可以先倚仗险隘挡住楚国,周旋拖延,待抽出兵力剿灭了鲜卑,再回头与楚国决战。
可这个策略却遭到司马懿竭力劝止,曹仁的策略是建立在鲜卑和楚国乃是各自为战的基础上。方有成功的机会,可他却敏锐意识到两支军队很可能是联合进军,且敌情不明,如此情况下,曹仁的策略必遭利用,魏军根本无法抵挡两军有序地配合攻打。
曹仁不听,坚持按自己的判断执行,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