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剧短片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从老话剧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费了很大的心思。````
周延儒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一听皇帝这样,再看那段讽刺迂腐的礼教束缚,百姓们爱国从军,商人们慷慨解囊捐献国家,当即明白了皇帝的意图。能够快速的在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戏剧表现形式中快速的抓住中心思想,一方面是明了周延儒很聪明,另外一方面明了话剧就是比这个时代的剧种容易让人领会意思。
“皇上,您只管放心,大明报现在在微臣的手里,已经从当初的每日千份到了现在的每日五千份,这中央戏剧社,微臣必定在五日内弄出来。”周延儒跪在地上,信誓旦旦的给皇帝保证着。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你办事,朕放心,还有一个是身份证!这对于新增的山东地区,和巩固京地区直辖的州府的百姓们的治理是很有好处的!身份证古已有之。但它的起源却是官员的识别符号。最早的身份证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发明了照身帖。照身帖由官府发放,是一块打磨光滑细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信息。国人必须持有,如若没有就被认为是黑户,或者间谍之类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对于身份证的这个问题,也想了一阵子了。
周延儒一听皇帝这般,也马上懂了,“早前的身份牌,的确对于稳定百姓。减少动乱是很有好处的。如果皇上要称这种东西为身份证的话。主要有等级身份证、职业身份证、临时身份证等,其中以等级身份证最为流行。古代的身份证式样很丰富:虎符、免符、鱼符、龟符、龙符、麟府、牙牌、腰牌等,都属于等级身份证,后来武则当政时,一度废鱼符为龟符。虽然形式改变了,但作为身份证的功能并不改变。
隋唐时期,朝廷发给官员一种类似身份的“鱼符”,它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的。其形状像鱼。分左右两片,上凿孔,以便系佩。“鱼符”上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及官居品级等。当时,凡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所用“鱼符”均以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