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夺后的利益。‘激’发人民对战争的热情,以确保民意对战争的支持。
军国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对和平的否认,坚持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认为战争本身是美好和令人神往的。
军国主义的行为体现为某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军事化,以及对外奉行侵略扩张的政策。在军国主义国家,战争成为国家的主要目的。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对外掠夺和扩张。近代的表现主要为德国和日本。
普鲁士由小而大,由弱而强,还因为它推行军国主义政策。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即位时正值三十年战争。勃兰登堡被瑞典军占领。他亲身体会到军队为立国之本,因此他决定向瑞典学习,建立一支常备军。1653年,他与容克贵族达成协议:允许容克对农民行使警察权和裁判权;容克则同意选帝侯征收“军事税”,以便创立常备军。在这个协议中,选帝侯也同意让容克担任常备军的军官。从此以后,容克就与普鲁士军队结成不解之缘。从腓特烈.威廉以来,普鲁士国家就变成一架强大的军事机器。到腓特烈.威廉一世在位时期,普鲁士军队的数目几乎增加了一倍,达85460人。相当于全国居民的4%。在全欧,普鲁士在人口方面占第13位,但是其军队的数目却占第4位。国家财政收入的3/4都用在军事上。在军队中实行盲目服从,容克出身的军官可以任意鞭挞士卒,有些士卒往往因不堪军官的虐待而自杀。平时军纪甚严,但是一到战时,军官却纵容士兵烧杀掠夺。
普鲁士的军国主义是与容克阶级紧密相联的。容克阶级积极支持军国主义政策,这是因为这个政策给他们带来许多利益:第一,实行军国主义及侵略扩张,他们就可以获得新的地产。第二,随着国家领士的扩张。行政管理机构也就扩充起来,这就为容克的子弟提供了更多的当官机会。第三。加强军事力量,也相应地增加了军官的数目从而为容克的子弟提供了更多的军官职位。
容克阶级拥有雄厚的经济力量。他们的经济力量是建立在农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