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是先把庄子规划好,把麦子都种下去。”
紫玉点点头。两个人又讨论起来。过了几天。李环招好了人。果然来应征的人很踊跃,第一,陈家在河阳州的名声好,文蕙和明珠她们赈灾。义诊的,让百姓们对她们无比信任。第二,大灾过后,连自己都养活不了了,现在能有当长工的机会谁不把握啊?虽然官府有以工代赈,帮助他们生存,但是以工代赈那个工可是修路,修水渠,比起种田来。重了不少,而且大多是男人干的活。第三,这个长工给分一间小房子,这样就可以夫妻或者是带着孩子一起来做工。而且还给老婆也找工作,这样夫妻两个人赚钱。养活孩子就容易多了。所以大家应征的积极性很高啊。
不过李环的眼睛很毒,条件很苛刻,招了两天才招到六百个满意的长工。
文蕙看了这六百个人,都是二三十岁正在壮年的好劳力,长得一看都是老实的哪一种,听李环说,这些人大多是有老婆的,并且孩子不多的那种,毕竟孩子若是多了,老婆光忙着做家务了,哪里能来工坊做工啊。
文蕙看李环考虑的这么周到很是满意,这个时候李寿去采买的牲畜和耕地的工具也都准备好了。文蕙一看没有什么事情了,就交代了李寿,让李寿去管理这些人,带着他们赶紧种麦子。
文蕙和紫玉夫妻则是去了两外两个庄子上去了。另外的两个庄子,一个在沥阳城旁的听风庄园,有地一万五千多亩。另一个是在颖水城旁的采芹庄,有地一万四千多亩。
文蕙到了听风庄园一看,果然和紫霞庄的风格不同,灰墙白瓦的,没有华丽的外观却多了一番风雅的韵味,庄子里还有个湖,波光粼粼的,很是美丽,湖心还盖了一个用松树搭成的充满野趣的亭子。这下子紫玉算是勉强满意了。文蕙笑着说:“这个庄子也不小啊,也有五六十间房子。看样子前任庄主是个风雅人?”
紫玉说:“是啊,姑娘,这个是沥阳城的知府的庄子,他当这个知府都当了七八年了,地皮都刮了三层啊,朝廷处斩他,当地的百姓都拍手称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