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夫人一想也是,可是这礼金确实到手的。这一大笔能做不少的事情呢,这么多京城的权贵今天都来了,想来出手都不俗,应该能有个五六千两左右。这些能拿来买上一个小铺子,或者是在京城边上买上几百亩的土地,这样家里又能多些进项了。
虽然梅翰林和梅夫人猜到了这笔礼金会是巨大的,但是他们两个都是不善于算账的人,都没有估计准确,过了两天,梅继祖就把账本拿了过来,除了多不可数的礼物之外,礼金居然就有四万多两银子。
梅翰林和梅夫人吃了一惊,梅翰林和梅继祖商议了一下,拿这笔银子在京城买上了几间铺子,这样一来家里的收益增多了。虽然日后要应付这一次来送礼的人家的喜事随礼,但是,这些人家又不是一起办婚丧嫁娶,都是每个月几宗而已。这铺子里的收益拿出一半来就够应付的了。剩下一半还能进了梅家的账房,作为家族的积累,开销。
梅夫人更是感激了。
忙碌了一天的梅继祖三人还有他们的妻子卓氏,华氏,冯氏三人都累的快要散架了。
可是第二天还要挣扎着去处理后续的事情,结账,东西入库,分门别类的放好。很多东西不好处理的,就拿去寄卖。比如说一些吃食之类的。至于实在是卖不掉的,就施舍给庙里,或者是养善堂里。比如说一些不耐放的水果之类的。
除去这些,那些能放的,比如说字画古董,绸缎,衣料。丝线,头面首饰,金银骡子,荷包,扇子等东西,都要分别放好,那些容易被虫蛀。那些容易受潮。都要妥善管理。这些都弄好,已经过去三天了。
梅继祖和梅翰林商议好了,把这些钱按照计划。先是把东西两边的宅子都买了下来,然后打通,修缮好,这样一来家里就宽敞了。梅英也有了自己的待嫁小院子。梅家的几个女儿也都有了自己的单独居所。梅家的几个男孩子。大一些的也都有了自己的书房,卧室。小一些的还是跟着母亲居住。
梅继祖又出面把剩下的银子买了铺子,陈家送的铺子和庄子也都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