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不解,问道:“万岁,这个技术官员,亦是按照文官或武将的品级来定吗?”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技术官员没有太大的行政权力,但同品级者,与文官或武将是同等待遇。有关退休恩养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一些。朕觉得,这样会让工匠们无后顾之忧,一些独门技艺也不会再敝帚自珍,秘不示人。”
中国古代的工匠们常常讲究什么“传子不传女”,还担心什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常常要留一手。
所以,这种所谓的祖传技巧很容易失传,或是越传越少,乃至最后湮灭。
朱由校想把官员区分成行政官员、技术官员和武将这三种,进而形成重视科学技术的观念。
同时,利用退休金制度,也让工匠们尽量没有保留地展示和传授技艺。
当然,这样做的效果应该也是有限。但要推出专利制度,现在的条件还真是不具备。
而且,按照当时人们的思维和心理,能当“官”才是人生成功的标志。估计孙元化、张焘等西学人才,也有这样的想法。
不管是不是这样想的,朱由校都将给予那些搞科技的人才一个官阶和职衔。
这样,他们也不用去从政,就专心搞好科技和学术。历史上,孙元化的从政就是一个很悲剧的例子。
而更深一层的含义,则是鼓励人们走多样化的道路,不是只盯着科举这个独木桥。
如果掌握和研究旁门之技同样能当官,应该会让一些人动心,也会让一些人凭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学习。
孙元化并不是全明白朱由校的想法,但也知道这对于包括他在内的西学人才,乃至工厂的高级匠人,都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微臣明白。”孙元化躬身拱手道:“回去后便马上拟定章程,上呈御览。”
朱由校笑着颌首,伸手示意孙元化坐下,缓缓说道:“事有轻重缓急,工作也不用事必躬亲。管理可是门学问,如何使生产效率提升,还要多想办法。”
孙元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