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不少将领,有认识的,也有陌生的,更有数人的军服与旁人不同。这几个人聚在一起,低声谈论着。
“那是京师来的,小弟听人说过。”秦民屏见阿姐脸现疑惑,在旁低声介绍道:“以数千之众独打一路,贵阳解围,功劳甚大。”
秦良玉微微颌首,说道:“京营精锐,战力自是不俗。”
正在此时,一个军官进来通报,请众将前去议事厅。
众人纷纷起身,在军官的引领下,来到旁边的厅堂内落座。
少顷,一声干咳后,朱燮元迈步走了进来。
“末将拜见大人。”众人起立躬身,施礼拜见。
朱燮元微笑颌首,走中正中的座椅中坐下,向下压了压手,说道:“诸位请坐吧!”
待众人落座,朱燮元才朗声说道:“此次召诸位来,乃是传达兵部命令……”
不知是限期剿灭叛贼,还是……很多将领都竖起耳朵,听着也猜测着。
“……总的作战方针是:四面迭攻,渐次荡涤。各部不可冒险深入水西,务要屯兵险要,四面包围,逐步压缩,绝其资储,尤以食盐粮食为主……”
秦良玉正思索着,却被朱燮元的话语所惊,有些吃惊地望向朱燮元。
兵部竟然会下这样的命令,采取费时耗资,但却最是稳妥的作战计划。
绝其资储,也就是要封锁水西与外界的通道。还强调了食盐,可谓是极为准确地了解贵州地区的情况。
贵州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它独有的文化,不缺水,也不缺粮,可唯独缺少了一样赖于生存的东西,那就是盐。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竟然一颗盐都不出产,这也导致了当地的人民生活得十分艰苦。
历史上的贵州人民因为缺盐,才发明了以酸代盐,以辣来代盐,从而逐渐形成了贵州人舌尖上的口味选择和饮食文化的传承。
而黔省的食盐多是由四川流入,即所谓的“川盐入黔、山货入川”。
为了不空跑,贵州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