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到京营任职。观察一番后,再决定是否让他带兵,比较稳妥。
“曹正华做是很好,刘爱塔反正,功不可没。”朱由校听取了曹正华的详细汇报,夸奖了一句,又转而说道:“朕有意让你转军职,你觉得如何?”
曹正华转头看了一眼顶头上司,带着他来觐见的骆思恭,并不敢轻易作答。
骆思恭笑了笑,说道:“万岁赏识,你还不谢恩?”
曹正华赶忙跪倒,叩头后答复道:“万岁所指,便是微臣所向。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你和刘兴祚较熟,便和他一起进武学,再一起去京营进行实训。”
“微臣遵旨。”曹正华叩头答道。
朱由校缓缓说道:“刘兴祚反正之心甚坚,且建奴已是穷途末路,朕觉得可加以重用。但他的出身,显然不易在军中立足。日后若要安排,你作他的副手,比较相熟,也比较合适。”
话说得不是很透,骆思恭和曹正华却是听明白了。在武学和实训期间,曹正华还负责考察。若放刘兴祚领军,他又有监督协助的作用。
“微臣明白。”曹正华再度叩首应答。
“嗯,平身吧!”朱由校这才让曹正华起身。
级别不同,待遇自是不同。曹正华多磕几个头,心里没有什么不舒服,认为应当如此;皇帝也显出自己的威严,两全其美。
目光转向骆思恭,朱由校交代道:“对蒙古诸部的刺探,也不可放松。友敌变幻,谁也说不准,情报掌握得越准确,日后也更方便行事。”
“微臣不敢懈怠,请万岁放心。”骆思恭躬身领命。
建奴若灭,北方的蒙古诸部便成为不安定因素。刺探搜集情报,有惫无患是其一;趁着大灾患的降临,最大限度地收服蒙古诸部,也是皇帝的野心之一。
“李延庚在狱里不得苛待。”皇帝抿起了嘴角,露出几丝冷笑,“朕的计划,骆卿是知道的。”
“万岁放心。”骆思恭躬身答道:“微臣定把李延庚养得白胖,以备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