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辽南,在水师的配合下,南攻辽沈。
和毛文龙一样,熊廷弼也觉得可以提前开始行动。也别等冬天河流封冻了,咱们乘船去打沈阳,岂不美哉?
按照熊廷弼的设想,广宁作为大反攻的出发地,即便是冰封河流,也不是最适宜的。
有这样的判断,还是因为古代的道路。河流是冻上了,辽泽也不泥泞了,可原来就没有路,有路的地方路况也不好,将极大阻碍明军物资的运输。
明军现在除了飞骑兵,已经能算得上是全火器部队。与冷兵器作战的最大区别,就是对弹药物资的依赖。
建奴实施战略收缩后,本来是明军趁胜进取的良机。就因为弹药物资并不充足,只能边休整、边补充、边采取小规模的作战。
皇帝定在明年冬春大反攻,也有弹药物资制造运输的考虑。
而天津火药兵器局的建成投产,以及皮岛、觉华两个兵工厂在产量上的提高,则加快了大反攻准备的时间。
光生产制造出来还不够,现在登、津两镇的舰船,觉华岛水师,以及征召的海商船只,正全力向辽东各地运输。
这些变化的因素,使得毛文龙有了进攻建州卫的信心,也给了熊廷弼提前发动的资本。
辽南的金、复两州已经稳固,盖州作为进攻的出发地,沿着大路打过去,下海州、克鞍山,便能直抵辽阳。
更为便利的是运输,借助于水路,不仅可以直抵沈阳,连辽阳、辽中、铁岭、开原等地,亦可到达。
东北地区水道寡淡,直通大海的河道更为有限,深阔的辽河也就成了运输主线。
经过历朝的努力,到明初江河入海口至开原老米湾全面通航,船只超过数千艘,运输粮购供辽东驻军,
当时辽河航道共有三条航路:由营口经田庄台,再至三岔河,三岔河则是三条航路的分岔处。
由三岔河入辽河,可至辽中、新民、铁岭、开原,直至郑家屯,沿岸有马蓬沟、通江口、吉城子、三面船、马厂、说理街、卡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