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没有炮,现在要去辽东的话自然不可能还是现在这种空架子,所以袁世凯就从左镇那边先调了十六门炮给他。
之所以只从北洋常备军左镇调火炮而不是说直接把整个炮营调过来,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北洋常备军左镇的炮队左标意义非凡,就跟整个北洋常备军左镇一样,它们其实已经成为了北洋扩军的种子部队。
就和1901年时袁世凯把武卫右军当成扩军摇篮一样,现在袁世凯也把北洋常备军左镇当成扩军的摇篮。比如上去年赵东云的第三协成军的时候,大量的基层军官除了一部分来自于武卫右军外,另外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北洋常备军左镇。
今年年初成立马队右标,前不久成立的炮队右标第一营以及其他部队的时候,都是从北洋常备军左镇里头抽调了大量的骨干军官,不然哪有那么快成军啊!
其实这也是北洋常备军左镇编练两年多了,一直都没能做到全部满编的原因,因为不停的有人被抽调走。
由此可以看出1903年时期的北洋常备军左镇的有多么重要了,那可是整个北洋的军官、技术士兵的摇篮。
说实话比赵东云的第三协重要多了,所以从左镇抽调一个营火炮给赵东云的第三协可以,但是不能把整个炮营都给赵东云,因为左镇好几个炮营,这少了十六门火炮顶多就是训练的时候火炮少一些,不会对炮手的训练造成太大的影响,再者顶多两个月第三批日造火炮就能够回国了,届时就能够恢复满编制。
当袁世凯决定把赵东云的第三营派往辽东后,赵东云也是开始整顿第三协各部队,为奔赴辽东做准备,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原本以为自己很快就能够率领部队前往辽东,但是却一拖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