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却只能担任一标统带的事情,这副将见了游击还得恭敬喊一声“统领大人!”
赵东云和孟恩远就是这种关系,赵东云是候选知府加正三品衔,而孟恩远则是补用副将,从二品衔,从官衔上来说比赵东云高一些,但是孟恩远却是赵东云的下属。
这种情况普遍出现在协以下,其中又以标统带官这个职位上最为混乱,然而协统以上就是变的非常严格起来,能够担任一协统领的,武官衔最次也是个游击,而文官衔一般都是候选知府。
而到了一镇翼长\统制这个职位的时候,一般武官衔最次也得一个总兵了,副都统才是常配的,都统是高配。而文官衔的话,通常都是加二品衔的候选道员。
赵东云和段祺瑞一样,都是走的文官衔路线,从候选知州升到候选知府再到候选道员,这里头和北洋新军内的大部分高级军官都是不一样的,不过这种区分在北洋新军里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大家看的都是你的职位,很少去关注别人的本官衔是什么。
以赵东云目前的三品知府衔,是不可能担任一镇统制职位的,然而要想朝廷给他再升一步为二品道员的话,那难度可是非常大。
现在又不是战争的特殊时期,在和平时期里没有战功就想获得二品道员的官衔难度不小,此外赵东云的年纪也成为他的极大障碍!
二十五岁的二品道员,按照正常途径是不可能出现的,不管是谁看见了都会生出一个想法,那就是把赵东云再压一压,先磨砺几年再提起来重用。
在这种情况下,赵东云才会对自己的年纪问题那么敏感!
当然了,也只是敏感而已,赵东云还没到别人说他年纪就和别人翻脸的地步,他只是轻轻的转过话题。
李氏父子虽然一时间猜不透,不过也是顺着赵东云的话改变了话题:“赵大人那里的话,能为国朝天军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是我李某人的荣欣。而赵大人能够不嫌弃寒舍简陋,屈尊下榻,亦是我等的福分!”
赵东云对李迩坚话语中透露的谦卑不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