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尚书去任职,至于北洋体系里除了袁世凯和徐世昌外,其他人资格都还差了那么一点点,段祺瑞、王英楷都不敢奢望东三省总督之位,更别提小一辈的赵东云了。
至于说等建省后走段芝贵的路子去当黑龙江、吉林或者奉天的巡抚之一,说实话赵东云对此兴趣不大。
因为前头说了,上头有总督的巡抚实际上是很悲剧的,别说全权掌控军事了,甚至连民政,财政等权力都有可能被上头的总督给收走。
要是混了几年到辛亥年还只是个奉天巡抚,手里的第三镇和锦州巡防营都被收走的话,赵东云凭什么和段祺瑞、冯国璋他们去争?
要说巡抚的话也不是不可以,比如山东巡抚或者安徽巡抚都是好位置,可惜没人会让他带着第三镇去上任啊!
也就是说,在之前的诸多谋划准备中,赵东云实际上是没有考虑过长期留在东北发展的,这从他在辽西的行事手段就可以看得出来,到辽西好歹也差不多两年了,但他在当地愣是没和其他的穿越前辈们一样搞实业,兵工厂啊什么的。
他甚至还让手底下的锦州巡防营在辽西各种捞钱,浑然没有半点在辽西建立根据地的想法,甚至他还想着一旦和日俄爆发冲突,他能挡就挡,挡不了立即带着部队逃回直隶去,至于东北谁要谁拿去。
然而现在增祺被朝廷召回京师述职,却是让赵东云看到了希望,一个在东北立足,建立根基的希望!
赵东云前世里可不是什么近代史专家,他知道东北有建省这么一回事,而且还知道未来的这个东三省总督就是袁世凯的幕僚徐世昌,但是他又没专门研究过清末历史,自然也就不知道一些历史的小节点,比如朝廷召增祺回京述职,甚至听说增祺有可能会被罢免,这样一来赵东云对东北的历史认知就缺乏了好几年的时间。
他之前还认为增祺应该会任职到东北建省前夕呢,但是他没有想到增祺竟然连今年都撑不过去了。
一旦盛京将军的位置空出来后,那么对于赵东云而言就是一个机会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