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这个堂弟平日里依靠着自己的权势,不管是在锦州还是在保定,那都是没有太大顾忌的,除了北洋少数大佬能够让赵东平忌惮外,大多时候是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的,然而这一次去京城,可是打算去贿赂朝中权贵,所以得收起往日的嚣张气焰保持低调,但是低调的同时也不能任人欺凌,好歹他代表的可是赵东云的脸面呢。
那些朝中权贵成事不足但是败事有余,要是袁世凯举荐他任职盛京将军的时候,那些朝中权贵来几句‘赵东云年纪过轻、资历不足’之类的话,那么可就不太妙了,所以赵东云是把他们给喂饱了先。
四月初,增祺收了赵东云赠予的两万两程仪后,增祺临走前举荐赵东云在他回京述职期间署理盛京将军一职,次日朝廷上谕回复准其所奏。
由此赵东云就成为了增祺回京述职期间的署理盛京将军了,而这个时候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署理’是临时性、短暂的只在增祺回京述职期间有效,一旦等增祺述职完毕返回盛京,他的这个署理盛京将军自然也就作废了,当然了以上可能性太小,较大的可能性是增祺述职后被免官或者调任到其他地方,朝廷再调任一位大员前来就任盛京僵局。
历史上,增祺回京期间是由奉天府尹兼盛京户部侍郎廷杰署理盛京将军一职,一月后由户部尚书赵尔巽接任,现在赵东云实际上是挤占了廷杰的位置。
同样的,盛京将军之争实际上在增祺离开奉天的那一刻起,才正式先开了序幕,之前赵东云署理盛京将军不过是前奏而已。
增祺回京后,赵东云的送钱计划照常进行,不过还没有掀开正式盛京将军之位的争夺序幕,他们都在等着增祺被朝廷正式撤去盛京将军之位。然而等了大半个月却是没等到增祺被撤职,而是传来了增祺丁忧的消息。
好吧,尽管这个消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外,但是不管是丁忧还是调任,增祺走人是肯定的了。
一时间里,朝内瞬间就是传出了风声,要推荐赵尔巽接任盛京将军,然而这个舆论风向还没有形成主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