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在脑袋上空爆炸,所以不管是你卧倒还是站立,其实都无法避免,哪怕是待在掩体后方或者战壕下面,只要敌人的炮弹在头顶上爆炸,而你上方又没有掩体的话,那么都是无法幸免的。
日俄战争时期双方的大量士兵都是死在这种榴散弹之下,可以说榴散弹在当代的军事作用是丝毫不亚于重机枪的。
所以此时此刻双方的步兵们一个个都是颤抖的躲在自家战壕里的防炮洞里头,虽然他们构筑的防炮洞很简陋,只是在战壕上头加盖一个土木层或者干脆是再挖一个土洞钻进去,然而这种防御工事对于榴散弹而言还是比较有效的。
实际上也正是这种防炮工事的发展,进而导致以后各国在攻击战壕的时候,都开始放弃使用榴散弹,进而采用单纯的榴弹,直接靠巨大的爆炸威力形成的冲击破来摧毁战壕和杀伤敌人。
不过那都是一战以后的事了,现在嘛,战壕才出现那么一两年而已,所以炮兵发起炮击的时候,还是习惯使用这些榴散弹。
双方的数十门远程火炮相继开火后,席鹤知手底下的两门八十毫米迫击炮也是及时开火,这两门八十毫米迫击炮发射的则是传统的榴弹了,对于暴露人员的杀伤自然是远远不如那些榴散弹的,但是由于迫击炮弹道弯曲的特性,使得迫击炮的炮弹能够直接击中敌人的战壕里爆炸,杀伤力也颇为可观。
当然了,迫击炮的炮弹杀伤力从来都不是它的主要卖点,它的曲射能力以及机动和射速才是卖点。
而对于现在的北洋军而言,其实迫击炮机动性也就对六十毫米的迫击炮重要一些,但是对于八十毫米和一百二十毫米的迫击炮也不算多重要,最主要的还是曲射以及射速。
两门八十毫米迫击炮在一开始爆发的射速达到了每分钟十五发以上,而后头由于炮管过热以及出乎弹药不足等因素,打出的射速下降很多,但是也有每分钟八发以上。
可以说这个射速是当代管退火炮的两倍以上,目前北洋军内装备的最先进德式管退野炮,每分钟的最大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