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北洋枭雄 > 第两百二十九章 妥协和人才

第两百二十九章 妥协和人才(4 / 5)

在赵东云的暗示下,袁金恺居中协调,总算是把这首次文武之争给压了下去,军方被迫放弃了短时间内建立一个步兵师的计划,而是接受了逐步扩编的计划,财政局那边虽然依旧财政紧张,但是不用一下子拿出好几百万也不至于让财政局一下子破产。

于是乎又过了两天,赵东云才正式批示熊希龄的辞职信,嗯,不准!

于是乎熊希龄又是装出一副不是我熊某人恋权不去,而是国家和民族需要我的态度屁颠屁颠的又跑回财政局上班去了。

不过经历了这一事后,也是让赵东云对熊希龄的好感略微下降,尽管理智上他理解熊希龄的做法,换了他估计也会玩辞职要挟的把戏,但是在感情上他依旧觉得不爽。

不过财政体系上他能依赖的人不多,赵鄂、周自齐、朱家宝他们几个虽然能力都不错,但是他们算得上是洋务将领,你让他们发展地方工商可以,但是要让他们玩财政的话,以他们的能力还是略微欠缺了些,至于赵东云麾下的其他文官,连算得上洋务派的都少,要想要找出一个人来主持财政工作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代中国能够挑起一国财政体系工作的人其实真不多,那些前清时代的老派官僚包括担任过户部尚书的赵尔巽、徐世昌等人其实都是不合格的,他们甚至连洋务派官员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传统的行政官僚。

如果不是民族、国家这些因素的话,赵东云宁愿从伦敦或者华尔街直接高薪聘请真正的财务专家来当他的财务局局长,而不是让国内官僚来掌管东三省财政局。

国内的诸多人里,其实也就周学熙和唐绍仪合格一些,不过现在周学熙和唐绍仪可都是中枢要员,现在一个是内阁财务部总长、一个是工商部总长,自然不会跑到沈阳来给他赵东云当财政局局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熊希龄撂担子不干,赵东云一时间内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来管理财政,顶多就是让赵鄂或者周自齐或者干脆让赵东平上去,这几个月去管理财政局的话就是属于典型的赶鸭子

最新小说: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城南政北 东宫娇妾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南城亡事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替嫁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