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八百,而在今天的这场攻防战里,直军作为进攻的一方,直军士兵们往往是为了攻克某一段阵地反复的发起冲锋,虽然直军没有和日俄战争里那样视死如归的发起死亡冲锋,而是采取了诸多战术迂回,但是伤亡依旧非常大,过去的十二个小时里,直军至少死伤一千多人,伤亡比率已经是差不多百分之八左右了。
这个伤亡比例虽然在列强军队里来说不算什么,日俄战争里日`军甚至能够在伤亡过半的情况下继续发动进攻,俄军在防御作战和偶尔发起的反攻中,死伤过半也是经常的事。但是当今国内各军阀的部队,包括奉军在内的伤亡承受率是远远不如列强部队的,这个和战术、装备等无关,这和兵源素质有关以及信仰之类的有关。
在伤亡率这一点上,某些小规模的部队,比如营连级的部队在部队主官能力突出的情况下,有可能承受百分之三十甚至过半的伤亡比例,不过这种事不能作为一整支军地的普遍表现,只能是作为特例来看待。
如果放到师、军级规模的话,国内的军阀部队,不管是王英楷的直军还是赵东云的奉军,寻常作战行动中伤亡比例在百分之五以下的话,对部队的影响不大,部队往往还能保持较高昂的士气继续发起进攻。
伤亡达到百分之十的话就会严重影响部队的士气,这个时候如果军官们足够理智的话,就会选择停下目前的进攻战术,并考虑采用其他的进攻战术了。
如果伤亡达到百分之十五以上,那么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一支部队已经是丧失进攻能力,至于说百分之二十甚至三十的伤亡率,别说进攻了,不直接崩溃就算不错了。
对于军队的低伤亡承受率,赵东云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要解决这问题实际上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士兵们有国家、民族、主义之类的信仰。
而这些东西在当代中国有吗?
没有
国家和民族这两个词汇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实际上是很陌生的词汇,当代的国内并没有所谓的现代国家和民族概念,对于他们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