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军方的财政大管家赵东平更是因此和熊希龄数次翻脸。
然而不管军方的高级将领们对熊希龄抱有何种恶感,甚至多次在赵东云贬低此人,但是外界却是丝毫看不出赵东云要撤换他的打算。
说实话赵东云自己对熊希龄的这种态度也是有些不满的,但是你还别说,赵东云还真不想把他撤换下来。这个熊希龄每次都说没钱,但是关键时刻却不会掉链子,甭管他是发行债券借钱还是挪用,关机那时刻总是会拿出钱来维持军需。
如果单纯看财政部的账目,苏系财政的赤字已经是高达四千多万圆,这要是换了其他人来掌管苏系的财政,估计早就抓瞎了,但是这个熊希龄却是依旧勉强支撑了苏系财政没有破产,奉军在前线打的激烈急需弹药的时候,他也总是能凑出几十万或者百来万购买弹药供应前线。
单纯说拆东墙补西墙的本事,偌大一个苏系里,赵东云还真找不出比第二个可以比肩熊希龄的人来。
就凭这一手,赵东云也得继续用他,而且还是重用!
相对来说,苏系的其他政界官员来说,玩财政玩的顺溜的也不少,比如现任财政部总长周学熙,这个人也是很有一套,但是此人擅长的乃是银行以及实业。又比如赵鄂,此人多年锻炼下来,同样擅长洋务,对于发展经济,工商业非常有一套,又比如奉军入关后才逐渐进入赵东云视野的财政部税务司司长,这个人对税务事务很有一套,为整理苏系的税务体系立下了不小功劳。
但是上面这些人都没办法和熊希龄那样,在如此困局下依旧维持苏系这个政权的正常运转,维持奉军的持续作战。
赵东云骨子里还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尽管他个人不太喜欢熊希龄这种性格,但是这并不妨碍他重用熊希龄。
不过一旁的方壁永却是看了眼熊希龄,然后道:“内阁方面的困难我们也是知道的,但是如今时局困难,我等提出的这个休整补充计划也是根据如今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此时方壁永把视线重新放回到赵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