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比较的。
苏系的二十四万军队里,能够拉上战场的就有十七万之多,其中主力部队就有大约十万人左右。
反观皖系呢,虽然军队也有二十万之巨,但是能够和苏系奉军主力部队对抗的满打满算只有一个第四师和第一混成旅,其他的部队要想对抗奉军之第三师、第九师、第十师这三大主力师,那是非常困难的事。
南方联邦也差不多,别看军队总数很多,但实际上能打的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几支,无非就是赵尔巽之第十九镇、张之洞掌控,北伐第一军军长张彪亲率的第一镇、北伐第五军军长黎元洪亲率的第二镇而已。至于南方联邦另外的两支主力部队已经是消失不见,锡良麾下的第十镇已经在广东潮州被皖军全歼,端方麾下的第三十八镇也是在广州被重创,只剩下五千不到的残部退往广西,并被编入第十七镇当中,现在连番号都是被撤销了。
所以别看奉军兵力总数不算太多,但是主力部队却是远超其他军阀,甚至皖系和南方联邦的主力部队加起来,都不一定能够打得过苏系的十万主力。
这里头光看大家的重武器对比就能够清晰的看见彼此的差距了,那些迫击炮就不比了,毕竟皖系和南方联邦都没有大规模装备这种武器,只说身管火炮和机枪,苏系奉军以十七万正规军,就拥有了三百五十门的七十五毫米火炮,其中绝大部分都还是最先进的管退式火炮。重机枪六百多挺。
而皖系大小火炮能够有两百门就不错了,重机枪也就两百多挺而已,南方联邦大概也是差不多这个数。至于轻机枪的差距就更大了,因为皖系和南方联邦有钱都买不到,麦德森公司的产能有限供应欧洲列强都不足,那里会卖给皖系他们啊,而奉军则是前期购买储备了一大批轻机枪,后期则是依靠福厂生产,这才能够积攒起这一千多挺轻机枪来。
正是上述的诸多差距,才带给了苏系的诸多将领们信心,积极筹备起南下渡江作战计划来。
奉军准备要渡江,对面的皖军要守住长江,于是乎在1908年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