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很多和他一样的留德生、留日生回国都只是从上尉做起,绝大部分现在还混迹在少校、中校这几个层次,能够在现在升到上校的并不多。
他能够挤过诸多人的竞争,而就任第三十三团团长,和孟恩远以及杨德明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杨德明在离任前,可是给他写了一份举荐信,而孟恩远也是向铨叙处那边透露了口风,说这个方庆坤才华相当不错,足以胜任一团重任,这才让他战胜了好几个资深军官,其中还有两个是进修生出身的资浅上校从而获得第三十三团的位置。
目前奉军里头,中层军官的位置,尤其是营长、团长这两个级别的位置相当多一部分都是被进修生所把持。你想啊,人家进修生刚毕业最低也是少校,毕业后分配的职位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营长,这就足以挤占大部分的营长份额了。而团长的话,也是充斥着大量的进修生,这不仅仅有着进修生的自身的素质超过普通军官,而且铨叙处也是根据赵东云有意无意的暗示,在提拔军官的时候大大倾向于进修生。
能够从进修生里抢到这个第三十三团的位置,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然而孟恩远的看重,林永权的信任,这些都给方庆坤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他无法想象自己在渡江作战的时候一旦失误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所以失败了决不能接受的!
一个营不行,那么就两个营上,两门三门迫击炮不够,那么就五门,六门甚至更多,总之他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击溃当前敌军,然后向内陆方向推进,为渡江的滩头阵地扩展战略纵深,避免后续渡江部队遭到敌军的机枪火力打击以及后续可能出现的火炮打击。
两江第七师的这个步兵营虽然装备和训练还算不错,在战斗刚发生的时候也保持了镇定,没有和大部分省军一样转身就逃,而是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战术。
毫无疑问,他们的顽抗给首批渡江部队,也就是方庆坤指挥的第三十三团造成了极大的麻烦,甚至一度威胁了后续渡江的顺利进行。
然而他们就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