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的弩兵一般不是瞄准敌人射箭的,而是严格按照刻度来射击,哪怕那个刻度指向的地点空无一人他们也会把箭射出去,因为他们的眼睛并没有瞄准那个地方,而是看着弩臂上的刻度——这样就造成了范围打击,而在林靖文看来,范围打击正是远程攻击最恐怖的地方,一打一片,管那一片有没有敌人,反正被范围打击之后,即使有人也会都死光。
这种范围打击战术并不是第一次被应用在实战上,以前在扶桑没少用,让扶桑人退避三舍,现在用来对付吕宋土著也很好使。在五百步最多到四百五十步的区域内,那里的箭“雨”连绵不绝,不管土著士兵有多少人冲进那个区域都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冲出来,死得最幸福的都中了至少三四支箭。
以致于后面张弓搭弦准备立功的弓兵完全没有用武之地,自始至终他们连一支箭都没能射出去。
被放过八百步“界限”的土著人很快就死光,然后火炮和床弩组成的封锁线松了一松,又放了一批土著人冲进来,然后就是强弩和连弩再次发威……
这是一场杀戮,是一场一面倒的屠杀,土著们前仆后继地冲向敌人,但对面的敌人就那么好整以暇地站在那里,自始至终连脚都没移动过,而他们却是损失惨重。血流成河啊!这让因为不放心而停留下来的一部分美岸人看得目瞪口呆,看向自己同胞的目光也因此充满了恐惧。
终于,实在受不了这种自杀式而且毫无效果的攻击了,土著们一声大喊,四散奔逃。
孙泽从容不迫地下了一条条指令:“放焰火,通知护卫队从后面包抄。”
“盾牌兵弃盾后退,朴刀兵出战。”
“每四名朴刀兵、三名弓兵、两名长枪兵和一名弩兵组成十人阵,出战。”这种小兵力多兵种配合阵型不是林靖文提出来的,而是士兵们和军官在劫掠扶桑的血战中总结出来的,不适合用在大兵团攻坚战中,比较适合用于击破敌军阵型后的剿灭战和追击战,这种阵型让远近兵种配合起来互补彼此的弱点,可谓是远攻近战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