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了,然文麒却久久不能成眠,思绪起伏,心潮澎湃.
睡不着,文麒就索性就起来,浏览一下于老道给的"宝书"吧,说不定真的有什么武功.
太平清领道其实只是一张经脉图录,图录没有任何的文字注释,只是一幅完整的运行经脉图.看经脉图,这倒也难不倒文麒,因为他的父亲原本就是中医,他从小就是扎在画满经脉图的中医书里长大的。文麒大致翻了一翻太平清领道,他就开始有点明白为什么于吉的五个弟子,会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的功夫,却原来是因为他们的运功基本法门在一开始便截然不同,有的可能从丹田开运行经脉而结束于丹田,算是运行一周天,有的则从太阳穴开始,结束于太阳穴,算是运行了一周天,自然每种运行法门都会有不同的效果,有不同的侧重点。想明白这一点,文麒自己却开始犯迷糊了,到底他应该按哪种运行方式开始练呢,到底哪种运功法门是最好的呢?
文麒翻来覆去琢磨了好一会儿,文麒终于有了主意,道家讲究阴阳,而人体的下部不就是阴阳汇总之所在吗,就从下阴开练吧.想到就做,文麒这样的一个胡思乱想的运功法门倒也开创了一门新的武学,后人称之为阴阳先天功,而此功法的练功罩门便在人体的下阴.
太平清领道,是道家的法书,讲究的就是遵循自然之道,练习武学,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有适合自己的练功的法门,于吉的五大弟子就各有自己的练功和经脉运行法门,而事实上这些不同运功法门原本是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是由于练习者的天赋,勤奋和运用的熟练程度不同,就使得他们的内功修为有了不同,换句话说,如果有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练功法门,那自然是事半功倍,否则就是事倍功半.后世练习武学者,总是要找师父学习内功的修习法门,殊不知这样一来,只能尝试一种或者少数几种的修习气功的法门,那自然很难确定是他们所练的是否是符合自己的方式,因为适合老师的运功法门却未必是适合学生的法门,当然也有巧合的时候,但这样一来就使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