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之幼稚、鲁莽,因而后悔。
那么所指的某人是谁?
为什么要隐去姓名?
1936年黄老太爷曾在国民党西安警备司令部仔细打听少帅的去向,结果却无人知晓。
那么张少帅和那个人去了哪儿?
时间地点与历史资料完全符合,他们是否秘密去了延安?
随着几位致死不谈西安事变的当事人一一辞世,黄老太爷一直奇怪,为何委员长不杀张少帅而杀杨虎城,又为何张少帅至死也不愿回他“想极了”的故乡。即使十几年来**高层不断向他发出邀请,甚至许诺派专机去台北接他,他也不肯回到思念已久的故乡。
是什么原因,使他放弃“做梦都想回东北看看,可以给父亲扫一下墓”的机会,宁愿客死海外。
张大帅怕见到某个人?还是如他所说,从此不再与政治有所纠葛?
这一切,又有谁知道?
不过这些看似巧合的事情凑在一起,依然给出一个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答案。那个与黄天长得一模一样的神秘人,很可能是一名**员,他曾参与推动了西安事变,从而间接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历史,促使红军最后统一了全中国!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黄老太爷的一堂之言,没有任何现实依据,可在黄天听来却不亚于醒醐灌顶,少了那份神秘感,对未知的恐惧一下子荡然无存了。
显而易见,两个人就算外表再怎么相像,毕竟还是两个人。况且对方果真在世的话,也是耄耋之年,黄天却正值青春年少,有着好大的前程,犯不着为这些事情牺牲脑细胞。于是,他立刻把自己满不在乎的情绪压下去,尽力表现出理解体谅的神态。
“太爷爷,以后一定我留心注意,争取早日帮您解开谜团,您就放心吧。对了,有了烦心事千万不要憋在心里,可以随时告诉我,即使帮不上忙,做一名合格的听众还是没有问题的!”黄天话语温柔、恳切,就像阳光般暖洋洋的。因为,他知道,老人越老越像小孩,需要的是关心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