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
南北之战。
这已经不单单是论证了。
公孙靖抛出未来一两年的大势,让考生去写出一篇策论。
别说是这些人,哪怕是荀攸,杜袭,郭嘉,沮授等人都不敢轻易下笔啊!
“策论!”
刘晔揉了揉眉心。
从郡考开始,他占了汉室王孙身份才写出一篇能够取得解元的文赋。
州考,会考,他的成绩一直被荀镇压,如果这篇策论不能超过去,那他就算施展浑身解数,最终也只能得榜眼之位,屈居于六部侍郎一职。
“怎么下手!”
毛d眉头紧锁在一处。
朝天殿与两侧偏殿,无一个考生提笔书写。
“如何?”
贾诩低声问道。
郭嘉点了点头,嘶哑道:“有眉目,但是我不善文赋,如果让子绪,公达他们来,必然要强于我们,策论这种考题,靠的是对整个大势把控与推敲,如果想要成为中书侍郎,的确需要这样的才能,王上才是真正的出题高手,我们前面的三次大考,在此题面前就像是小儿舞剑!”
“头痛!”
杜袭叹了口气。
荀攸淡笑道:“我们闲散惯了,第一次经历这种大规模的正式大考,自然不习惯这样的题目,天下大考虽然是开百姓龙门,可想要一跃而飞,没有好的才能,根本不可能夺得三甲!”
“呼啦!”
一声脆响。
只见,人群之中荀摊开白纸。
决然提起墨条开始淹没,一双眸子透露着前所未有的锐气。
“哗啦!”
“哗啦!”
又是两声摊开纸张的响声。
刘晔,毛d二人也开始研磨墨条。
随着三人的动作,整个大殿中的气氛也越来越压抑。
“策论南北!”
荀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这个题材,早在数百年前便有了论证。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