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少,不知是不是受了这个的影响,米缇娜今天抽到的序列签居然是最后一位。
全市大大小小一共三十八个队伍,等到最后一支上场的时候,评委们新鲜劲儿早过去了。高仁对此有些担心,米缇娜倒是神秘兮兮的不以为意。
“咱们的合唱,永远都是这几首歌!”听到第八支队伍演唱,王暄终于忍不住发话了,“歌唱祖国啊,保卫黄河啊,这帮孩子倒好,居然唱解放军军歌,能有那气势吗?”
高仁直乐——确实,台上的那帮油头粉面的臭小子哼哧哼哧的唱着“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那滋味别提有多奇怪了。高仁就不明白了,好好的男孩子,为啥一个个唱起歌来都跟小某阳似的呢?
一曲完毕,场下的后援团又是一通鼓劲呐喊。评委们亮分了,满分十分,结果超过六分的就没几个。一位激动的、估计有过当兵经历的老评委非要发表一下点评,说的是:“有没有负分?”
观众闻言哄堂大笑——毕竟其他队伍的支持者加起来还是占大多数的。
徐徐今天也很入戏,打着哈哈说:“现在可以放心了高仁,至少今儿你们不会垫底了!”
一句玩笑话,惹来全体教师和二十员大将的集体白眼。高仁连忙说好话调节气氛。
“下面有请大赛组委会特许的参赛队,来自天桐的哈佛少林文武学校代表队!”
主持人话音刚落,高仁和二十大将的下巴就掉了下来——不是全市比赛么?怎么省城的都来了?
王暄奇道:“怪了,组委会特许?这比赛又没奖金,走后门儿有意思吗?”
更让高仁吃惊的是,带队上台的不是别人,正是前些日子曾在学校和自己比武的长胡子于乾。于乾带的孩子倒是有变化,不过二十个人里至少有一半也是熟面孔。
哈少队上台后迅速站好位置,看得出来人家倒是有备而来,队伍的高矮分布合理,前边儿还像模像样的站了两个领唱。
《长江之歌》的前奏声响起,这些师从哈佛少林的孩子一张口,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