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特别是为了孝、义,更是如此。
他一直呆在东武阳躬耕读书,东郡太守桥瑁,曾几次征辟陈宫,都被陈宫拒绝,如此一来,陈宫名气更大,就连东武阳县令见到陈宫,都要以礼相待。
陈宫去过陈家村一次,那时他还尚未及冠,并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名气。
等到陈宫出名以后,陈家村的长辈们全都以此为荣,并教导陈家村子弟要好好向陈宫学习。
这时陈旭才想到,为何黄巾军会在东武阳大败了。如果有陈宫这个三国牛人在那里,定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黄巾军攻破城池。
要知道,陈宫可是在历史上,差点就将曹‘操’‘弄’死的猛人啊,黄巾军的这点小伎俩,又怎么会瞒过陈宫?
东武阳的详细战报,早在几天前就送到了濮阳,但是中间并未提到陈宫。
但是据陈旭所知,东武阳除了陈宫,并无智谋过人之辈,见到一身名士打扮的文士,并且与典韦一起过来,陈旭这才想到此人是陈宫。
犹豫了一下,陈旭试探地问道:“先生可是出自东武阳陈氏?”
虽说东武阳陈氏并不是豪族,但是因为陈宫的存在,也是小有名气,若是眼前之人出自东武阳陈氏,就一定是陈宫了。
文士赞赏地看了陈旭一眼,说道:“大郎还知道我这个叔父啊?”
陈旭听闻此人果真是陈宫,心中大喜,自身的病情也仿佛减轻了很多,当即滚落下‘床’,伏地拜道:“叔父在上,请受小侄一拜!”
他来到这个时代,除了闻名大汉的桥玄,并未真正意义上遇到一个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如今好不容易碰到一个,还跟自己沾亲带故,他如何不‘激’动?
若是能与陈宫拉上关系,陈旭以后的路会好走很多。
陈旭虽然也是名扬州郡,但他是以一介豪侠的身份,相比于陈宫这种名士,身份简直相差千里。
按照辈分来讲,陈宫是陈旭的叔叔一辈,所以陈旭才叫他‘叔父’。
一把拉起陈旭,陈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