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在诺门坎战役中重创日本,在斯大林的心目中已经有了位置,却并非决定性的核心组成员。
“元帅同志,你们觉得,这是那个勇敢的中国人给谁的建议?”朱可夫大将问。
“应该是给我们国防部,不过,这些建议和说法太离奇了,完全脱离了实际,或者是胡说八道!”铁木辛哥元帅信口说道。
“不,我觉得,应该是给斯大林同志看的。”朱可夫故意说。
“啊?”铁木辛哥元帅吓了一跳,随即心有余悸:“不不不,赵羽没有说。”
“那就对了,他没有专门说,也就是说,没有排除斯大林同志了?”朱可夫很技巧地提醒。
铁木辛哥元帅顿时浑身发抖,马上抓过纸张,拨打电话:“亲爱的斯大林同志?我是铁木辛哥……”
一个小时以后,斯大林办公室,聚集起来的苏联最优秀的第一流的科学家们,正在认真研读赵羽的“离别留言”。正反两面的一些内容,虽然更多是一些描述,不是严谨地科学阐释,依然让这些科学家们心潮澎湃,因为,赵羽打着的旗号是,这是德国人美国人都开始搞的内容。
“你们看,喷气式飞机真的有前途吗?”斯大林威严地问。
一位科学家和飞机设计师站起来:“敬爱的斯大林同志,飞机的研制的确出现了两种思路,一种是螺旋桨,一种是喷气式,但是,喷气式至今没有成功,不排除有些国家还在搞,我个人也觉得,喷气式如果成功,必将是新的思路,新的革命,”
“那好,你们立刻去搞,否则,按照赵羽同志的说法,德国搞成了这种飞机,速度快捷的轰炸机,我们高射炮和歼击机都无法拦截,太可怕了,”斯大林将烟斗丢下去,拍着桌子下达命令。
“是,敬爱的斯大林同志,我们立刻就去研究!”科学家敬礼。
接着,其他方面的问题,经过专家的研究,证明有极强的实用价值,或者,尽管无法预料,也绝非胡说。
“是吗?炮弹可以引导飞行?自己击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