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恩伯的狂喜是有道理的,煽动灾民大量赶往豫西北和山西,表面上是“就食”,其实,这股祸水,几十万,几百万的灾民一哄而去,必然大大增加当地的负担,让这些地方的军政长官,大伤脑筋,好在,这些地区,统统都是八路军控制的地区,把我家的灾民撵到北边吃八路的,救了百姓,得了口碑,又阴了八路,天哪,这主意也只有赵羽这个鬼东西才能想出来。
汤恩伯是军人,职业军人,日本军校培养出来的军官,固执,忠诚,勇敢,军纪差,跟日本鬼子一个球样,特别特别一条,死脑筋,他一直想不通如何救灾,一直觉得,自己已经仁至义尽,做到了现在,被赵羽一语点醒梦中人,激动得不要不要的。
赵羽也不是坑八路军,过河拆桥,想想也是没有办法,既然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要能让灾民多分散开,多活几个,做什么都行,而且,这些灾民,也绝不可能纯粹是负担,一旦他们在豫西北,在山西见识了八路军的清廉爱民作风,等灾后返乡,那等于是八路军培养起来的政治宣传员,几十万几百万啊,那威力,对八路军的发展,绝非坏事儿。
就这样,赵羽总结出来四字诀打,反攻开封,救,拨粮款救灾,求,让重庆国府拨款,赶,帮助灾民往山西等地就食,轻易解决了问题。
当然,也不是赵羽多神奇,脑袋瓜子聪明是不必质疑的,更多的是他的震撼和思考,看1942和一些史料,他都在思考,看到洛阳城外的灾民苦难,他也在思考,终于完善了原则。
“赵羽将军,我算服你了!”汤恩伯走过来,亲切地拍着赵羽的肩膀,一副推心置腹,亲密无间的真诚。
有了赵羽的四字箴言,汤恩伯心情大好,马上吩咐摆酒,宴请赵羽。
赵羽推辞掉了“总司令,等我们攻下开封,您再请客,等我们将大多数灾民都送到外省就食,您再摆酒,汤总司令的酒,我是一定要喝的,等若干年以后,河南人民感恩戴德夸奖汤总司令,汤总司令又想起了我这个老朋友,举杯相邀,我赵羽也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