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还有《钢琴家》作为自己做好的作品在前面的时候。虽然仅从一支预告片里是看不出什么东西的,但我依然持悲观态度。”一位《纽约时报》的评论家在自己的专栏里如此
当然,也有不同意见的人:“坦白的说,当我根据安吉拉所说的那些去查找了相关资料后感到了震惊,更可怕的是这场灾难竟然没有多少人知道。无论如何。即使安吉拉这部电影没有以前的水准,依然是值得赞扬的,有些东西不能被遗忘。”
不过,他们说来说去都不太看好这部电影,就如《纽约时报》那个评论家所说的那样。任何一个导演重复自己最出色的作品时都很难超越自己。不光他在内心深处要因为对比而缩手缩脚,观众们也难免将两部作品放在一起比较,然后又有先入为主观点,会有怎样的结果可想而知。从某种意义上,库布里克能被称为大师,重不拍相同题材的电影恐怕也原因之一。
当然,不看好这部甚影的原因其实还有别的,只是不能拿出来说而已。
至于某些激进分子,依然对她的新电影大加批评,不过这次他们没有拿之前的某些话题说事一毕竟根据预告片以及安吉拉前后透露的情况。这是部关于人道主义的电影,在没看到完整电影之前当然不能打自己的脸。于是他们就像对付爱丽丝张那样,宣称剧组的相关工作做得不够,资料过于片面很难对南京事件做出公允的描写。
很难说这后面没有日本人的身影。只是安吉拉虽然关注却没放在心上。即使部分人不看好这部电影。可至少各种各样的言论都有,保持这种情况让他们占据一隅就行。出现一边倒批评又或者一边倒赞扬的情况才是应该担心的。
再说,又不是没人反驳他们。
“很显然,犯了错却不认错的人是最为可耻的。尤其是他们还找各种借口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情况很正常,本尼迪克特女士在很久之前就在她的书里描绘过日本人的耻感文化,他们总认为即使有错也错不在我,所以耍他们认错是件奢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