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谁?啥都好说,但凡危及到了亦然和锦儿的,妾身是怎么都不会让步的”
妻子话中的坚定,一声声就敲在了薛仁康的心上。自己一直忙于边关军事,给身边人的关怀不够,府中什么事情都搁在妻子身上。自己不过问,有的时候还会埋怨几声,确实有些不应该。薛仁康想着就低下了头,觉得惭愧,孩子是她的,如何就不是自己的?难道为人父,他就不心疼不紧张?
伸出手,握住自己肩膀上妻子的手,薛仁康让她站在自己身前,颇为动情地道:“这些年,苦了你了。”
难得听到这种温言软语,廖氏禁不住眼眶一红,摇着头就笑着说:“本就是妾身分内事。”
薛仁康听得心中动容,知道妻子平时顾着眼前的女儿,还要担心远在燕京的儿子,忙的是心力交瘁。这些年来,府中一向平安,自己从不需要为这方面操心,不得不说是妻子的功劳。
“亦然的事,你是他**,怎么处置,自然是你做主。”
廖氏就身下的凳子坐下,望着丈夫幽幽道:“今儿个同亦然说话,他似是铁了心要阿莲那婢子。我是说不动他也劝不了他,妾身何尝想同他闹僵,但也着实没有良策。”说着摇了摇头,很是无奈。
廖氏从前同丈夫提过将亦然带回边关的事,但是话没说几句就被否决了。现在饶是还有这份心,却也不敢再重提。亦然不肯如丈夫所想,发挥在战场上,丈夫虽然不满。但后来也就想通了,心底还是为他着想的,让他从文,今后考取个功名,出人头地,也好报效朝廷。
燕京,天子脚下,留在国子监学习自然是上上之选。廖氏怕自己硬将亦然带回去,丈夫今后说儿子不能武,文也不精,一无是处,最后怪罪自己。
后院里的事情,薛仁康不善处置,自然就没有开口。
廖氏见丈夫这样,就转了话题,关心地道:“老爷,圣上可有说,让咱们何时回去?”
仔细地望着丈夫,廖氏心里是不愿离去的。倒不是她想留在这儿继续和钱氏暗斗,而是她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