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庐江等地,日后必与曹操产生冲突。那时,他就会利用两强相争,获取自己需要的利益。
刘备对赵云道:“公孙将军近况如何?”
赵云叹曰:“公孙将军在易京粮草充足,麾下亦有许多善战之士,但因其性情大变,离去者甚众,我数次进言,公孙将军皆充耳不闻,并将我驱逐,云备感无奈,只得离开。”
刘备叹道:“我与公孙将军同师于卢将军门下,曾共举义旗讨伐董卓,那时,公孙将军是何等风采,没有想到,竟落到如此境地”。
董承道:“世事变幻无常,谁也无法预料世间的走向。子龙将军已尽忠义之道,是公孙将军不惜也,子龙将军勿以介怀”。
赵云道:“多谢董公宽慰,子龙敬董公一杯,以表谢意”。二人举杯,一饮而尽。
刘备道:“化龙将军已将叛贼袁术铲除,不知今后有何打算”。
俞飞道:“我身为庐江郡郡守,自然以管辖之百姓安居乐业为己任,这样,才不会辜负圣上对我的期望”。
董承道:“俞将军宽厚、仁义,实乃治下百姓之福也”。
俞飞道:“百姓乃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以善待之。圣人曰‘以百姓之心为心’,我等后人,岂能不知亦”。
董承与刘备听了俞飞这些话语之后,都是暗暗赞叹,俞飞虽然刚及弱冠之年,但却如此了解这些爱民的道理,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董承对俞飞的期望又多了几分,而刘备的戒备之心却是平添了几分。
酒筵过后,董承与刘备将俞飞、赵云一直送出大门外百步有余,然后,才返回董府。俞、赵二人并没有直接返回行馆,而是在街道上游逛了一番。
此时已是申时,大街上却依然行人如织,俞飞叹道:“寿春什么时候才能发展成这样”。赵云笑道:“贤弟太心急了,我们刚取下寿春不过数月,而且,城中基本上是十室九空,有了现在的局面已实属不易。今天下群雄并起,战火不息,只要我们善待百姓,给他们提供安居乐业之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