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族的忠诚自然就超过了对皇帝和国家的忠诚。
政治上,封建化。
极其讽刺的是,司马晋之封建,本意是为加强中央集权的——去天下刺史之兵权,将其归拢于司马氏手中。
制定、推行该政策的司马炎和他的亲信们,以为,“司马氏”等于皇帝,等于中央。
真不晓得这班人咋读的书?吴楚七国之殷鉴,很远吗?
于是,在政治上,蠢如鹿豕的司马诸王,为世家们做了件极漂亮的嫁衣。
贵族化的反动潮流,无比强大,没有任何正常的政治手段可以打断其进程,或曰,没可能以自我调整的方式予以改变。
西晋之亡,就是亡于贵族化,但渡江之后,对此,上位者非但未进行任何反思和改革,反而变本加厉,彻底的完成了贵族化的进程。
本来,刘裕代晋,此君纯草根出身,从阶级属性上来说,应有改变贵族化的意识和冲动,然而,事实上,刘宋同世家,完全妥协,说是一头扎进了世家的怀抱,也不过分。
若刘裕克复了中原,统一了中国,情形或会不同?
问题是他没有——转身放个屁的功夫,就把胜利果实统统放掉了。
这个德性,不能指望他有足够的“改变贵族化的意识和冲动”。
总之,宋、齐、梁、陈,中国已经成熟的贵族化,停不下高歌猛进的步伐,由熟而烂,由烂而……发酵。
“发酵”的意思是——只能烂到底了。
南朝陈,若没有韩擒虎们的南下,您觉得,靠陈叔宝们,这个贵族化,有任何改变的可能吗?
也就是说,若想打断、扭转贵族化的进程,只有借助外力。
从历史的维度来说,中原王朝如欲以自我调整的方式,打断、扭转贵族化之进程,其机会点,只有一个——苦县大屠杀。
苦县大屠杀给了中原世家毁灭性的打击,那是长江以北世家势力最弱之时,彼时,若有人能够抗住匈奴和羯的攻击,恢复中原,是有可能建立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