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南州伯,治宛;分河为界,各统王侯,以夹辅天子。”
长沙王就是晓得了这封信的内容之后,打上门来,斥王豹“离间宗室,挑拨骨****齐王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以王豹“谗内间外,坐生猜嫌,不忠不义”,鞭杀之。
此事件,亦成为齐王败亡之导火索。
现在,长沙王居然要打倒昨日之我,效王豹的故智了?
当然,所谓“分陕而居”,只是分治原则之指代,其分治的分界线,并不会还是“陕”——具体是个啥,兄弟俩坐下来谈嘛!
然而,王衍的嘴皮子虽然利落,成都王却一口回绝了这个方案。
理由是:“周、召圣贤,颖何德何能,敢妄拟之?”
说的好像很谦虚,言下之意却是:老六,你何德何能,竟妄想同我平分天下?
这个言下之意,长沙王当然也听了出来,于是,给成都王写了封信,做最后的努力:
“先帝应乾抚运,统摄四海,勤身苦己,克成帝业,六合清泰,庆流子孙。”
开头这几句,属于废话,可以忽略。
“孙秀作逆,反易天常,卿兴义众,还复帝位。齐王恃功,肆行非法,上无宰相之心,下无忠臣之行,遂其谗恶,离逖骨肉,主上怨伤,寻已荡除。”
这几句,先小捧成都王倒赵之功一把;但重点却是“荡除”齐王——这个功劳是谁的呀?是俺司马士度的呀!
言下之意:你有功,我也有功,我的功,还比你大些——倒赵,数王合力,你只是其中之一王罢了,且我也出了力;而倒齐,却是我一个人办下来的!
既如此,凭什么我不能同你平分天下?
“吾之与卿,友于十人,同产皇室,受封外都,各不能阐敷王教,经济远略。”
这个“不能阐敷王教,经济远略”,长沙虽然把自己也装进去了,但其皮里阳秋之意,同于成都王的“周、召圣贤,颖何德何能,敢妄拟之”:
你既然“不能阐敷王教,经济远略”,凭啥独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