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迎春几个正好。
这针线盒花了六十两,也算便宜了。
剩下的除了三只怀表,张明明其他的都没看上,总共花了七百两的银子,出门掌柜的又是送了一袋子各式种子。
其实那几只怀表张明明都不是很想买,这东西他上一次出门就已经从系统那里得到了详细的图纸,只等回京之后就找人做出来,但看那掌柜的拿了一大堆二十几样出来,他也真不能直接就买了两样就算了。
再者,多亏了肃王来了扬州,系统才能调查到这铺子背后的江宁海氏,已经投靠了肃王,准确地说是搭上了肃王妃的路子。
这肃王妃的娘家老父亲可是前任的九门提督,当年从贾代善手里顺利接过了京城的防卫,只可惜那位老大人在肃王妃出嫁前两年就因病去世了。
也幸好如此,不然肃王妃怕是只能入宫成为后妃,而不能嫁给一位皇子了。
肃王妃生母的娘家就在江宁,所以江宁海氏便借着这层关系跟肃王府勉强搭上了边,暗中成了肃王在整个江南的探子和钱袋子。
也正因为海氏有肃王府的背景,张明明之前想的通过在他们那里得到的海外物种的种子来引出红薯和土豆的法子只能作罢。
于是他准备启动备用计划,回去就在京郊买几个山头,再在通州买几个庄子,到时候悄悄把红薯跟土豆找个偏僻一点的地方一埋,相信只要长出来了,发现这些东西的时机随时能有。
作为目前江南的地头蛇,张明明为了买到真正上品级的织物,还特意给甄老夫人去了信,那老太太也是金陵人士,跟贾母自幼关系还不错,只是嫁人之后分高低。
贾母家世好嫁得好,而甄老夫人家道中落只能到宫中为女官,后来侥幸做了当今的乳母才算是稍微发达了。
所以张明明以荣国府的名义向甄老夫人求助,她不仅不会嫌烦,还会觉得自己有被尊重看重,于是张明明借着甄家的名义还真淘到了许多根本不会流通到市面上的好东西,也不拘什么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