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跟小时候听的那些差不多,当时也只是当故事听,因为内容实在是跟小说如出一辙,脱离实际,毕竟他写的那些东西都违背自然科学,根本就是胡编滥造,但渐渐长大以后,我越来越对我的父亲感到好奇,那些笔记见闻虽然严重脱离实际,但是又符合情理之中,就像曹冲称象一样,明明不可能的事情,但却解释的合情合理。
“你等着,我去拿钥匙”,我也是按捺不住兴奋,赶忙跑到屋里打开保险柜取出钥匙,带着老拐上了三楼。三楼的格局跟一楼二楼完全不同,出了楼梯口对着的就只有一条走廊,整个三楼都没有窗户,我打开灯,走廊尽头左右各有一个房门,左边是书房,右边是储物室。我跟老拐急急忙忙奔向书房,我门还没关好,这老家伙就开始翻箱倒柜的找东西。
“我说,这到底什么玩意儿,让你大老远从乡下跑来,还是大半夜的”我问老拐。
“等会你就知道了”,我看他一脸神秘,更好奇了,难不成是弄到啥值钱的古钱币了?
“红铜的光绪通宝?”我伸长了脖子问老拐。
“放屁,十个那玩意也换不来我这一个!”老拐不屑的看了我一眼,转头继续忙活。
“就是这本!”我定睛一看,是一本记事本大小泛黄的本子,是父亲一本自己撰写的关于道教神秘文字“复文”的简易字典,其中翻译的字数并不多,但是已经是奇迹了,父亲对那些偏门暗语,古代图文等造诣深厚,甚至要超越那些相关部门的专业研究人员,这点是我对父亲仅有的了解之一。
据东汉时期《太平经》所记载的较早的道教文字“复文”,字数超过2100,至今能够译读的人屈指可数,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而道家的特色又是兼收并蓄,外传并使用的很少,以至于现代研究的意义不大,当今几乎无人能够译读。
父亲这本“字典”薄薄的一本大概有二十几页,估摸着有近一百字的解释。想到这里,我几乎要热血沸腾了,难不成是古代帛书?
老拐拉出凳子坐到书桌旁,小心翼翼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