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家二弟妹,现在同文书院王训导的娘子。”周氏说着,又介绍了聂小倩,王靛,和阿黛三人。
而王继善在钱塘其实已经是一个传奇了。
读书三十年,差点把命送掉,一朝打更,直上青云。
虽然最后一句实在夸张了点,但能得中院试案首。并被县太爷举为茂才,从而进入同文书院做训导,这对普通的下层百姓来说,说直上青云也不为过的。
当然,也有几个妇人因着流言的缘故。悄悄的打量着王靛。
只是王靛却是几人中,样貌可以跟聂小倩并驾齐驱的,再加上这段时间,她也照着胡婆婆留下那本格言下了狠功夫的。
虽然此时不说话,但一举一动之间,大方得体,再加上她性子里本就有着天真和娇憨。
一时间。反而在众人眼里留下不错的印象。
而流言这东西,信不信是随心的,心若有了好感,流言这东西也就一笑置之了。
这样的情形,阿黛几人自是心中欢喜,倒也不完全是因为别人的评价。
而是。好象打赢了一场战一样,总是欢喜的。
此时,倒有几个夫人唤着刘氏说话,而李夫人自叫了罗氏,周氏。还有其它几家妇人,又邀了公主,一起商量城外施灾求济的事情。
而阿黛等人,自是坐在一边的石凳上,品着佛茶,赏梅赏雪赏风景。
有了之前大伯娘跟罗氏那一场对手戏,今天的目地基本达到,阿黛觉得到不需要再节外生枝的,安静的赏梅景正好。
这时,隔着几株梅树,断断续续的传来一阵说话声。
“妙手回春,打一历史人物。”竟是巧姐的说话声。
陆陆续续的有人回答。
“都不对。”巧姐回着。
“那是什么,别是你自己都不知道。”有人反驳道。
“我怎么不知道了,霍去病嘛。”是巧姐有些得意的声音。
“那我问你一个,凿壁偷光,打一历史人名。”另一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