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这是京城家族出身的人都要懂得的一种生存手段。
当然,其实不管是公主还是恭王妃那边都给王家安排了落脚之处。
只不过章氏在钱塘也有些时日了,对王家人是有些了解的,不管是公主还是恭王妃的安排,王家怕是都不会接受。
“多谢,若是真有必要,那使不得要去打扰。只不过,京中,王家尚有族亲在,当年,我王家也是仪宾之家,只是破落了,整个家族便四分五散,如今要去京城,自是要先投靠族亲的,阿黛他大哥已经先一步进京安排了。”刘氏道。
至于其他的什么一家人常走动什么的,刘氏并未多说,实是不清楚京城恭王府以及赵氏族人那盘根错纠的关系。
当然也是因为王家答应跟赵家四房一同回京,这里面自有了一份亲近,别的自不需要再多说了。
“那到好了。”章氏一脸欢喜的道。
如此,便不在多说,只是商量着一些起程事宜。
阿黛这边也去跟大伯告辞。
说实话,在药堂两年,阿黛见惯了病痛生死,于人生自多了一些明悟。
“总之,到京中一切小心,多听少说话,各种礼节不要疏忽。”王和和周氏也一一叮嘱着。
正说着,宋大民来了,宋大民是从宋可儿嘴里知道阿黛的事情,毕竟宋可儿是赵家四房的长媳,这种事情不可能不知道。
“王姑娘,听说你要进京,我这有封信,还得麻烦你帮我交给京中永和堂的谢万和。”宋大民拿出一封信道。
“好的,我一定送到。”阿黛道,心里却是明白的,这回赵家四房回京,宋可儿跟赵珽也是要一起回京的,宋大民没让宋可儿送,却让她送,明摆着是要送一份人情。
阿黛学了两年多医道,自晓得京城永和堂在杏林界名声,倒并不是因为谢万和,而是谢万和父亲谢老先生,那是宫中的太医,也算是杏林界的泰斗人物了。
而他常出入富贵人家,于京中关系或多或少都能知道个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