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早就挤了好多男男女女,或掩口而笑,或含情脉脉,想躲都躲不开。
“舅舅,你看这走马灯真好看。”翠姑在远子怀里笑的爽朗。
走马灯上四面都用小楷写了谜语,引的许多人驻足猜谜。
“身体足有丈二高,瘦长身节不长毛,下身穿条绿绸裤,头戴珍珠红绒帽”柳成念着灯上的字,柳远却已经笑了起来,扬眉道:“高粱。”
走马灯的主人立刻笑了起来:“对对对,就是高粱。”一面从一旁的案几上拿了一个捏好的泥人:“小兄弟,这是给你的。”
柳成接过,道了谢,又笑呵呵的给了翠姑。
翠姑喜欢的见牙不见眼,直夸道:“舅舅好棒。”
一路上柳成和柳远又猜了几个谜语,就连单三元都猜出来了一个。
灯主送了他一朵红色绒花,他转首羞涩的给了柳月娥,说是借花献佛。
柳月娥本不想要,可一眨眼单三元就跑远了。
“听说今年还有九曲黄河灯阵,五年才有一次,不如咱们去瞧瞧?”
柳远对等阵很是感兴趣,私塾先生还曾讲过黄河灯阵。
这九曲黄河灯阵占地广,以高粱杆圈做灯市,共三百六十盏,娓曲回环,走一圈,可防百病。
只因占地广,废料多,所以每五年摆一次,走阵之人也颇多。
“好好好,我也想去。”柳桂娥拍手赞同,不过还是不忘问柳素娥。
毕竟出门的时候,张氏让柳素娥做主。
柳素娥稍微提了提精神,叮嘱道:“灯阵人太多,都别走散了。”
灯阵摆在东街最尽头的两亩见方的空地上,灯场延伸向九个不同方向延伸而去,形成九个大区,区内有踩高跷的,或是舞龙的,十分热闹。
只是这灯阵九曲回环,恍如迷宫,进入者若是不随众人脚步,一个不小心就会迷路其中出不来。
所以每次摆灯阵,县衙都会派人专门守着人群,进入者从正门入,循序渐进,中途不得停留亦不得折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