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吉祥之兆也,只要这趟差事办得好,皇帝龙颜大悦,待他回到藩地,保不准也像那位河南李大人一样,连升两级。
崔小和尚适时冲着特使大人微微一笑,露出天使一般的可爱笑脸,把那特使大人萌得像偷吃了佛前的香油那么舒坦。
崔小和尚看得清楚,特使大人随身带着一只精美的木匣,凭着经验,崔小眠一看便知——
那一定是假的,用来混淆视线的。
真的花瓶在哪里呢?
特使一行二十几人鱼贯而入,谁也没有看到,那低眉垂目的小和尚悄悄抬起了一个眼角——
她看到特使的随从中有一位最矮最不起眼的,他的衣衫里好像塞了什么东西......
崔小眠的房间离特使并不近,而且不在一层楼上,不过这也不会有防碍,该打探的讯息已经传递出去,接下来她只要做好内应就皆大欢喜。
夜色已深,秋日的夜空,天高露浓,将圆未圆的明月已经升得很高,稀疏的繁星点缀,清冷的月光洒下,幽幽暗暗,此起彼伏的秋虫切切私语。
崔小眠侧耳听着,忽然,外面传来一片噪杂,有人大声喊着:“走水啦,救火啊!”
松了口气,揉揉身上的僧袍,做出一副半夜惊醒的狼狈样儿,崔小眠惊慌失措地跑出房间:“阿弥陀佛救命啊,阿弥陀佛救命啊。”
......
为了安全起见,小和尚是在竖日才哭哭泣泣地离开了官驿,因为“他”受到了惊吓,至于贺远,这个时候早就出城了。
那位想升官儿的特使大人满脸沮丧,连带着对小佛子也没有好气,于是小和尚走的时候哭得更伤心了,手里拿着刚刚从驿丞太太那里化缘来的银子,一步三回头,走上了出城的大路。
古道苍凉,黄土扬尘,一条小小的人影孤独前行,淡色的僧袍随风飘扬,光亮的脑袋在落日的余晖中闪闪发光。
......
紫房镇外五十里处的枣林里,最后几颗干瘪的枣子也随风落下,崔小眠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