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已经是春末,可是大地一片萧瑟,树木仍然枯黄,细细看去,原来新生的嫩叶和树皮都被尽数剥去了。裸露的土坡上寸草不生,一阵狂风吹过,卷起灰尘漫天,一种肃杀的气氛充满天地之间。
土道边上一个衣衫褴褛的身影动弹了一下,接着缓缓的坐了起来。尽管垢面蓬发,但仍看得出是一个容貌清俊的少年。他晃了晃痛得厉害的脑袋,努力的想了想,想起来自己是在逃荒的路上,刚才饿晕过去了。他摸了摸肚子,瘪瘪的,可是却不觉得饿了。
看看四周,黄土飞扬,几具倒毙的饿殍横七竖八的躺在土道附近,有些已经残缺不全了,不知是做了秃鹫野狗的口食还是被饥民用来充饥了。
少年踉踉跄跄的沿着土道走了两个时辰终于来到了一处小村镇,镇上店铺都关着门,路边檐下挤着些手捧粥碗的饥民。少年顺着饥民涌去的方向来到一个大户人家门前,这里立着一杆大旗,上面写着“施粥”“刘”,旁边支着四口大锅,锅里冒出阵阵热粥的香气。少年便跟在饥民的后面等着排队领粥。
“连年大旱,饥民无数,这老天爷是不让人活啦。”
“能活在这儿都不错了,听说有的地方都在吃人肉了。”
“多亏刘大善人啊,不然咱们都该饿死了。”
“……”
“这老天爷不让人活命,官府也不开仓赈灾,纯粹是不留活路啊。”
“听说陕北已经有人造反了,杀贪官,开仓赈济灾民哪!”
“是啊,是啊,听说叫李闯王,还有百姓传唱‘闯王来了不纳粮呢’!”
“嘘,千万别议论这个,杀头的罪名啊”
“才不怕呢,我还等着闯王打到这里来呢!”
“这里是浙江台州,离陕北几千里地,哪能这么快打过来,还是莫要议论了,等着领粥吧。”
“……”
少年听着饥民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不觉来到了粥锅前。当他捧着粥刚要转身离开时,一辆载着货物的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