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的的主力进抵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突厥二十万大军,列阵于渭水北岸,旌旗飘飘数十里。
京城兵力空虚,长安为之戒严。
若是按照历史发展,李世民布下疑兵之计,吓退了颉利,双方签订和平协议,颉利也带着一路烧杀抢掠和李世民送的物质扬长而去。
城下之盟。被人打到都城之下,被迫签订盟约。这本身就是巨大耻辱。不过李二倒也有本事,三年之后就将东突厥给彻底灭了,让渭水之盟不再是耻辱,反而成了卧薪尝胆,能屈能伸的一段佳话。
但楚昊既然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他便不会让突厥这么轻易离开。他已是最大变数。
长安可用之兵不足两万,兵力空虚,若是真战,很可能守不住。
就连李世民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有援军到来。毕竟朝堂权利变更,他这个皇帝刚刚登基,一些远处的可能都还不知道他这个皇帝呢。
再加上玄武门事件让他这个新皇的名声可并不好,那些领兵在外的将领认同他吗?
要知道外面驻守部队,指挥官也无调兵权利。他们将兵拉到长安来,本身就被问罪的风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人也不再少数。
总总因素加在一起,现在能的援兵。
经过一番商讨,知道现在与突厥交战并不明智。最终做出接下来的部署。
李世民带领,高士廉,房玄龄,萧禹,秦叔宝,程咬金,李绩,六人骑马赶到渭水旁,隔着渭水,怒斥颉利背信弃义,年年在边关掳掠,如今更是带兵进犯长安。
颉利却说他与李渊结盟,如今李世民杀兄囚父,发动政变,以不光彩的形象坐上皇位。他这是南下为李渊向李世民要说法的。还扬言要李世民退下皇位,让李渊重新登基,否则他必将攻破长安,亲自请李渊重登皇位。
这些不过就是开战的借口而已,他也是权利的掌控者,他也知道要李世民退位,还位给李渊,这就不可能。如此他便有了进攻长安的借口。
双方隔着为何,怒